珠江公园 广州公益瑜伽第 8 期
阿爽:
2015 年 8 月 2 日(周日)珠江公园 广州公益瑜伽第 8 期
迟到检讨:
周日集中时间原定上午 11 点,我却因为睡了个懒觉而迟到半小时。以前都没有迟到过,所以要郑重道个歉,一来提醒自己要做一个有时间观念的人,尊重他人的人;二来也要告诉自己要好好休息不要因为疲劳导致拖延症。
上周的活动总结直到今天才出来,也是个人时间安排问题,仍然要郑重道个歉,让大家久等了。
公益瑜伽课程的诞生:
上周的课程(不是 “活动”)安排,是基于去年本人热衷参与户外瑜伽活动得出的一个思考,每次户外瑜伽都因为时间匆匆,一上来就是一整套瑜伽动作,却很少有比较详细的热身动作、体式动作等讲解,瑜伽经验和心得方面也比较缺乏深度交流。无法满足像我这样的渴望进一步学习交流的瑜伽爱好者。
为了创造一个比较理想的瑜伽学习平台,我专门辞掉工作,带伤完成了瑜伽教练密集培训。想想那时候每天早上 6 点爬起床,坐 1.5 个小时的车去晨练上课……
为了增加上课经验,拜托了 yoga 心和阿凤师姐介绍瑜伽课,几个月下来,上课已经基本流畅……
为了培养第一批户外瑜伽学员,我注册了广州公益瑜伽的微信公众号,从青音群找到几位瑜伽爱好者,定期举办户外公益瑜伽……
终于,觉得时机成熟了,是时候做点创新性和建设性的事情了。趁热情似火,举办一个系统性教学的公益瑜伽平台,让我们这些不满足于蜻蜓点水的爱好者能够聚到一起,相互学习交流和进步,取之于公益还之于公益,尽情享受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的愉悦。
关于户外第一课:
原本的计划有三点:1) 理论探讨 “什么是瑜伽”?2)基础热身动作和基础体能训练。3)6 个站立瑜伽体式详解。
可能是我太着急了,想一股脑统统抛给同学们,讲解过于详细。当天耗了整整四个小时,仅仅讲了一套基础的热身动作和 6 个体式,以及回答了学员每人一个问题。
课后反思一下,课程计划是没有问题的,问题是我备课不够充分,时间分配不够合理。以后的解决方法:一是多备课讲重点,二是减少内容。同时也感谢小谢同学的反馈 “那么好的环境,不做一套瑜伽有点可惜了”。也许,我们下次课程可以先做一整套瑜伽,再重点讲解一两个体式。如此既有整体感又有 “动作分解”……
非常赞成 “教是最好的学” 的理念,每一次学员的反馈都让我领悟到新的东西。希望我们的课程,我们每个人都能如此,一点一滴地积累和进步。
关于课后作业:
上周的课程中,我们相互介绍,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。尤其是小谢谢同学的讲述,充满了虔诚和详尽;她是一个追求进步和卓越的瑜伽爱好者,希望她早日学成归来,和我们分享瑜伽的乐趣。
我们也学习了基础的热身。热身的重要性,不言而喻。凡是打算长期瑜伽健身,打算健康到老的同学,都应该做好热身准备。这个规律好比物理学上的抛物线,有起有落,由慢到快,由僵硬到柔软……
俗话说的好 “一个好的开始,就成功了一半”;一个好的热身,能够解除我们身体关节的限制和粘滞,提高机体温度,告诉身体接下来要迎接训练了,如此我们才能够更好进入状态,积累正能量而避免受伤岔气。
对一个初学者而言,热身更是一个自我探索,自我觉察的必须过程。如果能够遵从我们课堂说的,从头到脚,前后左右上下,旋转,拉伸,全程发力,活动每一个关节,尽量拉伸每一条肌肉,再加上小步跑开合跳,时间上大概 30 分钟到 60 分钟,必定是一个完美的热身。
也有学员反应,记不得那么多热身动作。没有关系,记得多少就多少,记住最重要的规律顺序就好。
“师傅领进门,修行在个人。” 这话的意思是,再好的老师教练也只能教你方法,我们应该学会在没有陪练的情况下,也坚持自律,坚持长期地练习。6 个体式看似简单,却非常不容易。由于平时较少做三角扭转侧伸展式,我在示范动作的时候,也明显感觉到气息不够顺畅,学员们更是难以将腋窝抵在膝盖的外侧。然而没有关系,千里之行始于足下,一步到位只是痴心妄想。只有自己付出了汗水和时间,达到目的地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无比的欣喜。
接下来的这两个星期,希望我们一起把 “山式”“树式”“三角伸展式”“三角侧伸展式” 以及两个扭转体式好好练习到位。在程度和幅度上,不要求多规范标准,只求正位,希望大家都能够领悟到瑜伽的精髓。